立破并举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来源:江南电竞   发表日期:2024-01-03 00:52:24 浏览次数:1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外发展大势,作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战略决策。近日,《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那么,该如何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哪些有力抓手?对此,光明网专访了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建设,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当前中国的国内市场规模总体上已位居世界前列,商品市场规模优势显著,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国内大流通、大循环的格局初步形成。但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目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而市场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其中的主要矛盾。除此之外,部分地方政府过分看重GDP和地方税收,以致“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明显,也极度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制度缺陷导致的市场分割现象严重,比如人力资源流动受到现行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也是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在当下疫情对经济运行有巨大冲击的情况下,由于一些地方防疫过度、防疫不规范等,阻碍商品要素流通的现象愈加严重。

  实际上,此次《意见》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提出了很多有助于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亮点和创新点,比如强调“立破并举”,既有建设的方面,也有需要进一步改革的方面。在“破”的方面,提出要着力强化反垄断,以及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当前我们已从过去反对实体经济中的一些自然垄断企业、部门的方向,扩展到对平台、互联网公司等的反垄断,这对于破除平台企业的数据垄断,防止利用数据算法、技术方法等对市场造成破坏来说,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立”的方面,《意见》提出全面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向“强”转变,这既明确了“大”不等于“强”的事实,也说明了“大”与“强”的市场关系,是对当前我国市场的客观看待,也指出了在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方向。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要把全国市场不分地区差别、不顾客观条件地建成一个模式、要素平均分配、发展水平一样的市场?李长安着重指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平均主义的大市场,不是把高了拉低的大市场。从定义上看,全国统一大市场至少应该包括几个“统一”,第一,政策统一,也就是说在商品要素的流通循环过程中,有一个统一的政策规范;第二,规则统一,就是说在商品要素流通的过程中,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规定;第三,待遇统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该是一种全国性的大循环,不存在地区分割,各种商品要素都必须平等,竞争公平。

  从特点上来看,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三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即“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这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三个重要特征。也就是说,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充分激发市场潜力,更规范、更高效、更有活力。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破除阻碍市场发展和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构筑更加有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形成能够充分的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全国一盘棋,要素自由流动并能轻松的获得最优配置的大市场。这是打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促进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此次《意见》出台的主要目的。

  那么该怎么样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李长安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我国有较为良好的基础,当下来说“立破并举”是关键。

  首先,着力强化反垄断,打破关键“堵点”。市场化程度越高,对反垄断的要求就必然越高。当下,在数据和算法新时代,垄断出现了新特点,平台企业凭借数据、技术和资本优势,在一直在优化的算法和不断的提高的算力加持下,频频侵害消费者权益,遏制市场公平和竞争,“二选一”的争议、“大数据杀熟”的质疑等等连绵不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因此,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尽快形成,就必须坚决扫除这一障碍。对于如何破除,《意见》所列举的内容则十分详细,比如提出主要目标之一是“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度易成本”;制度保障上要“健全反垄断法律规则体系,加快推进修改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具体行动上“着力强化反垄断”,着重关注平台企业数据垄断,各领域和行业的经营者集中审查,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创新型中小企业原始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这些都为反经济性垄断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次,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也是另一个非常典型的“堵点”。事实上,从实践来看的话,越是开放的地方,越是要素和商品可以自由流通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程度就越高,就越容易在大循环中把握商机,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意见》也提出“指导各地区综合比较优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防灾避险能力等因素,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因此,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重在促进地方政府转换观念,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找到发展的突破口,并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政绩评价挂钩,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可结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优先推进区域协作,并可以适当采取促进地区发展的补偿机制,通过政府转移支付或倾斜性投资等机制,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最后,从“立”的角度,则是需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们国家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意见明确要抓好“五统一”。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指向。(光明网刘梦甜采访整理)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所有的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化的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稳步的增长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集团介绍


江南电竞

   江南电竞于1997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113),作为温州市国资委下属唯一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江南电竞app下载苹果版一直秉承科学、规范、系统、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及规范

查看详情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矮凳桥92号
电话:86-577-88850088
手机:86-577-88842287
邮编:325003